《白雪公主与猎人》:成年人的世界里,没有童话 - 乐途影院

《白雪公主与猎人》:成年人的世界里,没有童话

来源:人气:0更新:2023-02-27 08:28:03

成年人的世界里,没有童话,那是只存在于童年时期想象中的幻觉。

而成长,就是从穿越幻觉开始的。

01

在我看来,这部影片与其他的翻拍电影不太一样。这部片子里,王后不再是无缘无故的邪恶,影片也不是善与恶,丑与美的简单对立。而导演对精神分析元素的运用,也是出神入化。

沉浸在丧妻之痛里的国王,在一次外出征战中,救了被俘虏的拉瓦娜,他对她一见钟情,决定迎娶她为王后。

在婚礼举办的当天晚上,拉瓦娜杀死了国王,软禁了白雪公主,并打开城门,迎入自己的军队,控制了整个国家。自此,百姓民不聊生。

在她的房间里,有一面魔镜,她常常问:

“魔镜魔镜,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。”然后在等待镜子回答时,焦躁的来回踱步。

“是您,王后陛下。”

拉瓦娜十分信任魔镜,它的话总是能给她带来安慰。

“您能永远的保持美貌吗?”王后陷入了思考。她知道,她的美貌,得益于一种古老的咒语。

在她很小的时候,她的母亲就告诉她,她的美貌将是她的护身符,可以保佑她。并在她的村庄被侵略之后,听着母亲惨烈的叫声“为我们复仇”。

拉瓦娜的美貌的确成了她的护身符,她在另一个国家,成功占据王后位置,挤走原配。那时候,她还天真的以为,生活将永远这样,直到有一天,她的位置被另一个美貌的女人挤走。

自此,美貌便成了她最看重的部分。只要美貌长存,男人、权利、力量,将会始终围绕她而在。

对外在形象的过分迷恋,是一种自恋的表现。这种自恋在人类身上最初的展现,是在婴儿时期开始照镜子时出现。那是婴儿第一次在镜子里看见一个完整的人,当TA认出那个人是自己时,TA非常高兴,TA发现自己笑镜子里的人也笑,自己摆动身体,镜子里的人也动来动去。那是婴儿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身体是完整的、统一且协调的认知,且会自恋的以为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掌控权。

这是原初自恋的开始,是自我开始发展的时刻,是对原先破碎、不完整的身体走向完整统一的飞跃发展。但可惜,这个婴儿自恋般的以为,只是一种误认,是想象的认同,因为他们并没有真的完整与统一,并没有真的对自己身体有稳定的掌控权。

拉瓦娜认同了镜子里那个理想的形象,却一直停留在这个时刻,停留在她想象中过于美好与理想的形象中。一般人,在经历了这个误认之后,会在接下来的成长中,经过话语学习,成长中的受挫等,慢慢进入规则与法的世界,开始从原来的想象认同进入象征性认同,如去认同自己的父亲,母亲,发展出一个自我理想。最终,两部分共同作用在之后的生命里。

而停留在想象里的人,如拉瓦娜,会带有全能般的自恋,认为自己有着强大的魔法,世界以自己为中心旋转。但这根本上是虚弱与不堪一击的。白雪从牢里逃出去的时候,拉瓦娜暴怒的质问她的弟弟“你说过会保护我”,“她用一根钉子就可以跑出去,如果用一把剑,就会夺了我的王国”。

此时,白雪只是一个被软禁好多年刚刚出逃的小姑娘,她一无所有。但是有着军队与魔法的拉瓦娜,却是如此恐惧害怕。这个恐惧与她的力量不成正比,与她拥有的权利与军队也不成正比。她是如此害怕白雪会杀了她。

这是拉瓦娜的发展依然停留在镜像时期的一个重要证据。这句话带来的涵义其实是“我要杀了她/我要夺了她的王国”。但是经过转化,变成了“她要杀了我/夺了我的王国”。这个现象在小孩子身上最为常见,此刻的他们还没有非常明确的“你我”意识,没有能够将自我与他人完整的区分开,所以一个小孩摔倒了哭,其他小孩也会跟着一起哭;一个小孩打了人,TA不是承认说“我打了人”,而是会说“他打我”。

这在孩子的身上是合适的,但在一个成年人身上,就会出问题。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担心自己的位置被取代,自己有着死亡与毁灭的风险,那她再如何病态的保护自己,似乎都不为过。但可惜,世界并不是以她为中心,成年人不会参与到她的游戏里。

02

这部影片最有意思的设计——黑暗森林,似乎支撑了上文的分析。

在这个森林里,只有具备真正能力的人,才可以进入与走出。而拉瓦娜的魔法在这里不起作用,刚刚逃出来的白雪公主,也需要依靠猎人的力量才能走出去。

魔法森林,就是一个象征着规则与法的世界,或者说,就是成年人的世界。虚弱的、软弱的人,在这个森林里无法真正存活。

这个森林,通俗来说,就是社会。在这个世界里生存的人,需要具备真正的才能与技术,依靠暴怒、白日做梦,只会被更加有力量的人蚕食掉。而婴儿般全能的自恋,也必将在这个世界遭遇重大挫折。世界将不再以自己为中心,甚至,我们对这个世界是无能为力的。

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适应这个社会,就会退回到婴幼儿时期。比如,许多即将毕业的学生或已经毕业的应届生,他们或者想法设法的生病让自己不去进入社会环境,如担心毕不了业,选择不合适课题,突然抑郁等,推迟从象牙塔走出;或在找工作时倦怠颓靡,勉强工作后也觉得生活毫无意义,不如在家打游戏。但他们真正待在家里也是痛苦的,这份痛苦在周围人的语言里格外明显。亲近人的语言,无不带有象征世界的要求,而这部分会触碰到他们的自恋,会灼伤他们。

在他们眼里,成年人的世界,是险象环生的。

拉瓦娜是幸运的,有一个为她冲锋陷阵的弟弟,有一个照顾者,但她又是不幸的,她最终没能走出梦之网。

03

嫉妒的本质是自恋,而拉瓦娜的自恋,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。

拉瓦娜为了维持美貌,需要每天泡牛奶浴,以及攫取年轻女子的心脏,吸取精气。心脏、奶浴,都以一种象征性手法直指“女性乳房”,这里与美貌相连,也映射着“拉瓦娜母亲与美貌”相连,“美貌是重要的”这个认知,以及关于美貌的咒语,都是母亲给到她的。而美貌是什么?是自我形象,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。换句话说,这里映射着“母亲与自我”相连,母亲的认知往往对孩子的认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,母亲对他人与世界的看法,孩子也会根深蒂固。

心脏与牛奶浴,在这里,其实代表了一部分的母亲形象,这两个元素,与咒语相连,需要拉瓦娜紧抓着不放。我们甚至可以说,拉瓦娜是一个还没有断奶的王后,需要借此赖以存活,这些东西一旦消失,她就将走向死亡。

但是不仅仅于此。她赖以生存的心脏,是另一个年轻美丽女子的生命。

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里,只能活一个。这就回到我们文章开始时所说的,当拉瓦娜对镜子里的理想之像认同之后,就由不得其他更加理想的形象来占据那个位置了。因为更加理想的形象出现,意味着她自己的形象就会在镜子里消失。拉瓦娜将自己与镜中之像没有区分开,认为镜子里的像一旦消失,自己也将灭亡。

这在生活中也很常见。比如,有一些人在爱情中,特别容易多疑,容易嫉妒他人,捕风捉影。是在他们的想象中有一个时刻要占据自己位置的人存在,这样无意识的想象,带来的困扰与痛苦,会真实的存在在每一天里。

这种自恋之爱,是发展不成熟的爱,是自我对自己的迷恋。而在充满秩序与法则的世界里,这样的自恋之爱,则是一种欲望被爱。而如果想成为被爱者,就需要占据其他人的位置。那些多疑的人,在无意识里,在想象里,在经历的都是关乎生死的战斗。

结语

镜子,日常之物,本是为我们服务,却在服务过程中,不知不觉里,捕获了人类。人们被「镜中之像」所迷惑,然后误以为那个「像」是真实的自己,殊不知,那只是颠倒之物。

下一篇见。

文/刘婷

公众号/两人行心理

最新资讯